秋分是2023年几月几日
(1)2023年秋分是什么时候
2023年的秋分是9月23日14点49分46秒,星期六。农历:癸卯(2023)年八月(大)初九。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秋分的到来预示着秋意渐浓,预示着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,而后气温逐渐降低,越发寒冷。
秋分三候分别指什么
雷始收声
雷,二月阳中发声,八月阴中收声,入地则万物随入也。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,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,所以不再打雷了。
蛰虫培户
淘瓦之泥曰坏,细泥也,按《礼记》注曰:坏,益其蛰穴之户,使通明处稍小,至寒甚,乃墐塞之也。“坯”字是细土的意思,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,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,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。
水始涸
《礼记》注曰:“水本气之所为”,春夏气至,故长,秋冬气返,故涸也。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,由于天气干燥,水气蒸发快,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,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。
(2)2023年秋分是哪天
2023年秋分是9月23日14:49:46,农历癸卯(2023)年八月(大)初九,星期六。2018年国家把秋分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,今年9月23日将迎来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。秋分时节,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秋收、秋耕、秋种的“三秋”忙碌,田间地头尽是欢声笑语和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
此时全国绝大部分地区进入秋高气爽的天气,碧空万里,秋色平分。
秋分吃秋菜,秋菜就是一种野菜,多见嫩绿的、细细棵。秋分前后,人们会去田野中搜寻秋菜,采回来与鱼片一起做成滚汤,名曰“秋汤”。一年自秋,人们祈求的还是身壮力健,安康幸福。
白露过秋分,农事忙纷纷。秋分节气,更是亿万农民的节日。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秋分时节,播撒在田间地头的辛劳都变成了累累果实,每一分付出都得到金色的收获。现在秋分已经被设立为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,以此致敬农民、礼赞丰收。
田野翻着金色的麦浪,棉田是一片银白的世界,各色瓜果沉甸甸地挂在枝头,飘着诱人的香气。春耕夏耘的辛苦忙碌,终于在金秋得到收获。春生夏长,秋收冬藏,四季轮回讲述着生命最美好的本质。
(3)秋分是立秋吗 立秋跟秋分有什么区别
秋分是立秋吗 立秋跟秋分有什么区别
一、秋分是立秋吗
秋分不是立秋。
秋分:秋分在每年的9月23日前后,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,进入“秋分”节气。“秋分”与“春分”一样,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。按《春秋繁露·阴阳出入上下篇》云:“秋分者,阴阳相伴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。”“秋分”的意思有二:一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,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,平分了秋季。二是此时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,各12小时。此日同“春分”日一样,“秋分”日,阳光几乎直射赤道,此日后,阳光直射位置南移,北半球昼短夜长。
立秋: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°时为立秋。立秋的“立”是开始的意思,“秋”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。立秋表示暑去凉来,秋天开始之意。是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。据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秋,揪也,物于此而揪敛也”。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,秋天即将来临。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,收获季节到了。
此时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,晚稻移栽,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。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,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。据记载,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,等到“立秋”时辰一到,太史官便高声奏道:“秋来了。”奏毕,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,以寓报秋之意。
简而言之:立秋为秋季开始,秋分为昼夜等长
一年有“四立”——“立春”、“立夏”、“立秋”和“立冬”,意思是一个季度的开端。有“二分”——“春分”、“秋分”,可以理解成把一年的时间切成两半,有“时值二分,日夜两平分”之说。即每年到了“春分”或“秋分”那一日,白天和黑夜是一样长的。有“二至”——“夏至”、“冬至”。也可理解成把一年的时间切成两半。一年当中到了“夏至”那一日,白天最长,黑夜最短;到了“冬至”那一日,白天最短,黑夜最长。
二、立秋跟秋分有什么区别——时间不同、气候不同
秋分,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,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。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。一是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,直射地球赤道,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,各12小时;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。秋分之后,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,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。
立秋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,每年8月7、8或9日立秋。“秋”就是指暑去凉来,意味着秋天的开始。到了立秋,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,因此才有“落一叶而知秋”的成语。从文字角度来看,“秋”字由禾与火字组成,是禾谷成熟的意思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,而秋季又是由热转凉,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。